

主營產品:
水泥蝶閥,粉料蝶閥,氣動粉體蝶閥,WAM蝶閥,氣囊閥,撓性閥,AKO夾管閥,粉體蝶閥,粉體蝴蝶閥,箍斷閥,氣動水泥蝶閥,氣動管夾閥,氣動夾管閥,氣動粉塵蝶閥,氣動粉末蝶閥,夾管閥,擠壓閥,管囊閥,管夾閥,氣動耐磨蝶閥,耐磨蝶閥,粉體蝶閥,
新聞詳情
為他人做嫁衣 我國服裝急需打造自主品牌
日期:2025-05-08 00:03
瀏覽次數:1065
摘要:
在國外,貼有“made in China”(中國制造)標牌的產品比比皆是,但貼著中國商標的卻鳳毛麟角。專家表示,我國出口產品中自主品牌嚴重匱乏的現象亟待引起重視,國內企業決不能滿足于充當海外品牌的“加工車間”。
在2003上海商標與城市經濟國際研討會上,與會專家援引統計數據指出,我國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各類外貿企業、擁有進出口業務經營權的生產企業、科研單位三資企業中,擁有自己注冊商標的企業還不到20%,其中有名的品牌更是****。絕大多數企業使用外商的商標或采用定牌加工的方式,心甘情愿為外國品牌做免費廣告。以服裝紡織產品為例,我國50%以上的出口服裝為來料加工,30%由進口國提供商標、款式、紙樣進行復樣加工,用中國自己品牌出口的服裝僅占一成左右,且多為中式服裝。
專家分析,企業經營者經營行為短期化,是造成我國出口產品缺少自主品牌的重要原因。定牌加工等貿易形式在短期內能夠使企業得到較大發展,只要訂單在手就能穩賺差價,不必擔心銷路,也不必承擔前期設計和研發成本。但使用外國商標進行貼牌生產,一方面要交大筆的商標使用費,大量利潤歸商標所有人;另一方面,為他人做嫁衣的結果是別人的牌子越做越大,自己的利潤越做越小,企業雖然有生產能力,卻沒有占領市場和銷售的能力。目前,隨著墨西哥、印尼、柬埔寨等國貼牌生產(OEM)市場的擴張,我國特有的勞動力優勢越來越小。
企業滿足于做“加工車間”,大量使用外國商標,甚至還導致“中國制造”打敗“中國制造”的尷尬局面。
華東政法學院教授、知識產權法研究專家朱欖葉建議,國內企業急需轉變觀念,因為企業要長遠發展,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關鍵一環。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,不僅可以在出口貿易中掌握主動權,還可以通過授權許可使用商標來贏利。貼牌企業賺得**桶金后,必須考慮自我研發和設計,并在貼牌中謀求自我品牌的成長。